電視上常見到李家仁醫院時時唱的
"龍華全線開通晒啦越玩遇遠...
...去深圳一路搭,港鐵北上遊多遍...",
今次就去睇下龍華線.
 |
深圳地鐵四號線龍華線路線圖地圖 |
背景
龍華線由福田口岸站至少年官站已經通車幾年,
亦早為香港人熟悉,
(前稱深圳地鐵四號線)
 |
龍華線的盡頭, 清湖站,前方的路軌可能延伸到觀瀾 |
龍華線由福田口岸站至清湖站,全長20公里,
其中福民站至少年官站早於2004年12月通車,
當時只開通四個車站,
當時地鐵四號線班次少,乘客更少,
其後皇崗站於2007年配合福田口岸落成啟用.
(早於口岸開放前先行啟用車站)
之後四號線便以五個車站方式運作,
往來皇崗站(福田口岸站)及少年官站,
但班次依舊要十分鐘左右一班,
於會展中心站換乘地鐵一號線(現稱羅寶線).
而一期工程由深圳地鐵興建,耗資105億人民幣,
因此福田口站至少年官站的設計及裝修風格與
新通車的車站是截然不同的;
至於港鐵興建的二期工程全長16公里,
大部份是架空路段.耗資約60億人民幣.
2010年7月雖然延長段工程仍在進行,
但龍華線一期已率先轉移交港鐵公司營運,
並為2011年6月通車的北延段工程做準備.
 |
民樂站的大堂裝飾藝術 |
直至2011年6月,
港鐵訂購的新列車到位,
原有行走龍華線的列車被調走深圳地鐵其他路線,
改派港鐵新列車服務.
 |
港鐵車站設有電梯往來月台與大堂及大堂與路面 |
港人有份的深圳地鐵線
回說2004年中央CEPA政策公佈不久,
香港地鐵(現稱港鐵)宣佈參與開發地鐵四號線,
照當年的如意算盤是香港地鐵出資約60億人民幣興建龍華線二期工程,
經營龍華線30年,
並參與沿線車站290萬平方米土地開發權,
將香港引以為傲的方式照辦煮碗,
建造地鐵+社區+商場+住宅一條龍.
 |
龍華線途經不少開發中的地段 |
當時香港特區財經事務局長馬時亨表示,
這是CEPA落成後深港兩地其中一個重要合作項目,
時任地鐵主席周松崗亦表示港鐵深圳會負責沿線80公頃新社區的開發,
並正洽談深圳地鐵三號線的合作事宜.
之後地鐵四號線經歷了幾年的沈寂期,
香港地鐵沒有參與深圳地鐵三號線,
四號線工程進度亦不似平時國內工程的快速,
到了2009年深圳市政府才與港鐵簽合作協議時,
據稱是因直接讓港鐵開發290萬平方米土地,
不獲國家發改委批准,
據政策土地不能不招標出讓,
否則將導致國有資產流失云云..
 |
龍華線附近可供開發的土地還有不少,圖中是中南巴士的停車場 |
於是關於土地開發一事變了調,
港鐵主席周松崗更曾表示港鐵將無緣於290萬平方米土地開發,
但到了2011年8月事情又出現轉變,
港鐵在土地招標中得標,
以20億人民幣投得,
龍華線車廠上蓋的物業開發權(龍勝站),
開啟了發展車站物業的新一章.

現時龍勝站尚有不少地盤
只是當大力發展沿線物業的如意算盤打不響,
單靠車務收入及車站商鋪租金,
龍華線能否回本,
十分端乎港鐵與深圳市政府的討價還價,
由於港鐵大股東是香港政府,
不能平手的話即是要香港納稅人補貼營運了,
也不怪得港鐵經常為龍華線做廣告催谷客流.
 |
紙皮石大堂與清湖站的出口指示牌 |
車站設計
說回乘車體驗,
福民,會展中心等站是深圳地鐵一期開通的,
風格本來就是深圳地鐵羅寶線一樣,
車站有毛筆字書寫的站名,
地面是灰色的石材,
光線也稍為暗淡.
但港鐵入主後,將龍華線的月台層,
像東鐵線的車站般用彩色貼紙裝扮,
因此看起來色彩繽紛,好像穿上新衣一樣,
添加了不少活力,確是一個低成本轉換形象的好方法.
 |
龍華線會展中心站經港鐵貼上新貼紙後帶來新鮮的感覺,龍華線一期的車站地板多用石材. |
 |
深圳地鐵興建的很多車站都有這樣毛筆字型站名,反而港鐵新建的龍華線車站卻沒有. |
至於到了二期工程的車站
牆壁大量使用紙皮石(大陸稱馬賽克)裝修,
並使用膠地板鋪地面,
非常的港鐵風格,
港鐵可說將紙皮石發揚光大了,
這紙皮石風格在大陸常被網民揶揄是廁所鋪牆才用的)
民樂站的黃色彷如油塘,
清湖站的淺藍彷如九龍塘站般,
紅山站的紅則彷如荃灣站般.
 |
車站都有幕門並設有電視廣播及顯示列車資訊,黃色配藍色點綴的紙皮石牆面是民樂站的特色 |
 |
民樂站配色很有油塘站的感覺, 出入閘機則與西鐵的近似 |
有點像香港港鐵的月台控制室,
這些都讓我們感到相當親切.
 |
車站還有雨傘出借的貼心服務,架空車站可見通風窗大開,無需開空調,節約能源 |
 |
玻璃客服中心 |
而比香港進步的是龍華線車站閘內都有廁所,
不過雖然只是通車很短時間,
但廁所的衛生及保養情況已經不甚理想,
尤其是終點站清湖的洗手間,
看來在保養方面確需要努力.
 |
龍華線閘內都有洗手間 |
 |
龍華線配用的南京浦鎮列車, 車頭以紅色線及港鐵標誌點綴 |
列車
通車初期只由四列四卡列車行走,
因此只能維持約八分鐘一班,
之後隨著新車投入服務陸續加強服務.
搭上列車由南京南車浦鎮廠生產的列車,
深淺藍色相間的地板,黃色凹凸紋扶手,
鮮艷的對比顏色,與深圳地鐵一號線的車輛大有不同,
帶有一點東鐵與西鐵的川崎千九千禧列車內飾的影子.
 |
龍華線車廂內部, 深淺藍色的地板感覺悅目, 以不同顏色區分車門與座位區 |
 |
列車車卡接位尚算寬敞,並設有射燈改善照明 |
而比起深圳地鐵平滑的長條形座位,
港鐵在不鏽剛硬座座位座位上弄了凹凸坑紋,
讓每排座位剛好只可座六人,
這反而有點畫蛇添足了,
國內乘客搭車文化寧可大家擠一下有位坐,
擠上七個人也不奇怪,
這樣區分分明的設計於是受到了批評.
 |
設有凹凸位的不銹鋼座位, 每排六個座位 |
 |
車廂內的多用途空間與香港港鐵列車如出一轍 |
列車的LCD電視設於車門間的中間位置,
較奇怪的是兩個LCD電視平排一組播著一樣的節目,
旁邊分了空間用來顯示下一車站名稱,
比起東鐵線西鐵線的新聞快線,
深圳龍華線的電視較為吵雜.
 |
列車的雙電視設計 |
 |
香港特色的閃燈路線圖同樣在新車上可以找到 |
而列車也很快適應國情,
被披上了滿滿的醫院的廣告;
至於乘坐感,
加減速方面也相當平滑,
感覺上是不過不失的,
只是可能架空路段太陽光猛烈,
 |
新車投入不久, 已被醫藥廣告攻陷 |
接下篇:龍華線車站逐個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