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Volvo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Volvo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6月23日 星期二

[新巴]新嘗試-Volvo B9TL(Wright Gemini 2)新巴威豪首航

為著替代行將退役的Volvo Olympain 11MDennis Condor 11M,
新巴這次引入了Volvo B9TL 11.3M,
終於打破近年新車清一色由Alexander Dennis壟斷的悶局.
新巴富豪B9TL主力行走30X路線.
這批11.3M的新力軍,將加盟南區,
主力應對蒲扶林道的路線.
這批二十部新車被編為4500系列,
車隊編號由4500-4519,
首部新車於20155月首航來往數碼港的30X路線.

這也是新巴首次引入Wrightbus車身的巴士,
並由馬來西亞的Masdef裝配,
車身裡裡外外都帶有新鮮感.

機械配置方面
與九巴大量引入的12米版本B9TL (AVBWU)同樣配備Vovlo D9B-310歐五引擎,ZF Ecolife波箱.
上層車身設55個座位,
比九巴12AVBWU少一排四個座位
下層設25個座位,
全車有80座位及46企位,
比新巴對上一批11E500MMC(4041-4050)
多了兩個上層座位,總載客量126. 
新巴新威豪彷似眾星伴月的日行燈設計
這批新巴士車隊顏色亦靜靜起革命,
與新巴青年Youngman一樣,
比起之前的巴士,
橙色部份比降得更低,
白色的位置覆蓋至下層窗框之下,
巴士有更多部份以白色為主色.
圓圓的Wrightbus車頭線條與九巴相若型號一樣,
只是仍未習慣新巴配上日行燈的感覺.
上車門旁邊則與新巴同期落地的12E50D(#56XX)
一樣配有長條型目的地顯示,
為乘客提供更清晰資訊. 
車門旁邊裝置長條型目的地顯示.
信步登車,
車廂設計與九巴後期版的AVBWU一樣,
採取較平直的線條設計,
失去了初代Wright車身的圓弧型設計屏風,
以盡量爭取更多車廂空間及偷輕重量.
新巴在車頭的橫向扶手加上了'請勿當扶手'的標貼,防止乘客抓著時被打開的車門夾傷.
與九巴新AVBWU一樣的樓梯設計,以平直線條為主.
車軸上的空間增設了圓弧形扶手
前軸後有一個水塘位
外趟中門讓車內空間得以盡用.Wright的車門屏風不復見,以簡樸的玻璃設計間隔開門位置.
車廂全車採用紫色色調
比起九巴Wright用上橙色配灰色旁板,
粉紅色座位,杏色車頂冷氣槽,組合車廂暖色的感覺
新巴由車頂到旁板,座位,全用上紫色
感覺明顯比較冷冰冰.
輪椅位置與11E50D一樣設在右手邊樓梯之後,
而中門之前則有一個水塘位置. 
輪椅位位於樓梯之後,此處設大小不一的車窗玻璃
樓梯後的屏風預留了將電視位,樓梯第一級容易撞頭.
Wright的樓梯設計的與ADL方梯相若
樓梯增設直扶手
中門後不設電視檔,因此車廂感覺比ADL E50D開揚通透.
下層車尾望向車頭,車身內一片紫色
下層車尾車軸上的對頭位,
都能對應車軸位置,
加上車軸與座位支架並非像E50D般一體成形,
空間感明顯較大,提供更寬腳位,
亦坐得較舒服.
全車有四個座位設於低地台,全部設為優先座
輪椅位後的第一排優先座椅距非常狹窄,如座位可稍為後移便可改善.
車尾對頭位空間感較充足,天花亦較高,梯級亦較矮.
Wright的對頭位設計與車軸對齊,放腳空間亦比ADL E50D充裕.
下層尾排座位,視野受窗柱設計限制.
上層車廂設有55個座位,
受樓梯影響空間最窄的是樓梯前方的頭兩排座位,
上層車廂受制於窗柱較粗,
加上天花較矮,
比起ADL E50D上層車廂,
壓逼感反而較大. 
Wright新車上層樓梯前不再設屏風,只以一塊方型防火板作間隔
即使設計師利用車頭組件偷位,上層右邊頭兩排座位空間還是比較狹窄.
電器組件在上層第二排座位下,組件較大,突出了走廊
全車使用Lazzerini CityLight座位,座墊稍薄
上層座位椅距只是尚可接受
上層車廂感覺較矮,窗口位出入容易撞頭.
巴士起步有力,
攀爬蒲扶林道表現可以完全勝任,
行車時感覺紮實,沒有雜音,
雖然比起早年Wright出品的AVBW還是有點距離,
但整體來說舒適感比11ME50D出色.
表現完全沒有令人失望.

相關文章:

[九巴]兩軸新時代-Volvo B9TL (Wright Eclipse Gemini 2)


城巴機場快線新一代Cityflyer- Alexander Dennis E50D 

2013年4月10日 星期三

[新加坡巴士1]-新捷運SBS Transit Volvo B9TL (Wright Eclipse Gemini 2)

新捷運的Volvo B9TL可說遍佈新加坡不同角落

Volvo B9TL配Wright Eclipse Gemini車身,
對香港人來說可說熟悉不過,

2010年起九巴陸續購買了幾百部外,

新加坡SBS Transit也在同年起陸續開始引入了

Wright殼的Volvo B9TL,

後來又有政府補貼買車,

SBS再次加訂Wright殼的Volvo B9TL

2010年起至今,每年都不停有新的Volvo B9TL投入服務,

現已有近500輛服務獅城.

SBS Transit新捷運的Volvo B9TL,在西部的文禮區內路線也可找到

2011年8月10日 星期三

[開卷樂]- 香港富豪巴士 Volvo Buses in Hong Kong (尚線出版-龔嘉豪)

繼去年暑假出版都城嘉慕巴士MCW
尚線出版今年再推出車型書,
今次講富豪,
書名是香港富豪巴士.


目錄設計非常特別
與上次都城嘉慕巴士MCW一書有幾乎
三份一篇幅講英國的MCW巴士不同,
香港富豪巴士開宗明義FOCUS香港的富豪巴士,

篇幅覆蓋香港各種現役+退役富豪車型,
包括Alisa, Olympian, Super Olympian, B6, B6LE, B7R, B7RLE, B9TL, B9R, B10M及B12;

2011年8月8日 星期一

[九巴]兩軸新時代-Volvo B9TL (Wright Eclipse Gemini 2)




[相關文章]VDL DB300 兩軸新樣辦車
十幾年前,隨著巴士空調化的大勢,為符合法例車重的要求,
兩軸雙層巴士慢慢被三軸空調巴士陸續取締.
想不到,事隔多年,
到了2010年,隨著運輸處放寬處理,
容許十八噸車重的兩軸巴士出牌,
使新的兩軸雙層巴士再次出現香港!!

比起英國版Gemini 2, 香港版窗口明顯較細,沒有了英國版光猛窗大的感覺.

兩軸雙層巴士英國到處都有,
兩家巴士製造商分別帶來了各自配上空調的產品予城巴及九巴試用,
盼望取得新車的訂單.
在豐盛街等候開出的B9TL.


其中富豪巴士提供的產品便是
配上Wright Elipse Gemini 2 車身的十米六版B9TL,
Volvo D9B引擎,達到歐五排放標準.
九巴的一部在2010年12月領牌PP9062,車隊編號為AVBWS1(汗),
城巴的一部在11月領牌,編為7500,車牌PN8018.
車尾線條
城巴7500常見於赤柱路線,
尤其多出現於中環至赤柱的260線,
相信是為測試取代短蘭短龍鋪路.
而九巴的一部則與Enviro 400,並肩行走606線.
駕駛室甚有Volvo私家車的感覺
尤記得當年路線發展計劃巴士公司
常以轉用三軸巴士服務作為改善服務的內容,
時至今日,
由三軸巴士轉為兩軸巴士卻可說成是支持環保,減少排放,
還真是時移世易. 
上車迎面而見的依舊是Wright車身獨特的駕駛室閘門
新一代兩軸巴士載客量到底有多?!
B9TL載客量只有85人,
座位65人(上層43+下層22),另外企位20人;
比起九巴現役的短超級富豪(ASV)的109人,
座位77人(上層51+下層26),另外企位32人;
足足少了24人的載客量(-22%);
單以座位計則少了12個(-15.5%).
巴士公司重新引入兩軸巴士,
也反映了巴士乘客量連年下跌的趨勢,
中低客量但單層巴士不能負荷的路線,
使用兩軸巴士,少了車軸,減了損耗,輕了車重,
也節省隧道路費,
可說是為巴士公司節省營運成本的妙方!@
前軸上的空間不准擺放雜物
Wright特色的落車門屏風,城巴版的內籠採用全紫色配藍色地板.
對乘客來說,三軸短巴士實用面積細,
下層車廂在遷就各種機件安放後,
變成三尖八角,
像九巴短超豪便是代表作;
兩軸巴士讓車廂實用空間多了,
除了車軸上四個倒頭座位,
可以設置全面向前的座位,
提升舒適程度!
下層樓梯後僅有第一排兩個座位設於低地台區,九巴車驤配色以暖色粉紅撞地板的灰色,視覺效果較佳.
下層車廂座位

車軸上的倒頭位共有四個,直接裝在車軸組件上.
九巴將兩家車廠出品同放在606線上行走,
頗有同場較勁的味道,
606路線同時具備市區,跑公路及大上大落的路段,
亦方便收集兩種車型營運數據作比較;
606線行走東區海底隧道,
使用兩軸巴士比起三軸巴士($75 vs $100)
每程亦能省下隧道費$25. 
輪椅停放區的靠背同樣有九巴仔
車身支架清晰可見
踏入606的AVBWS1,
下層樓梯後設有兩個低地台座位,其他所有座位都在台階之上,
掿大的輪椅停放區,
本來設有一排座位,但因超重關係被移除,
因此所有座位都在樓梯後面的後半部車廂,
低地台走廊貫通到車尾.
輪椅停放區後本來有兩張座位,因驗車超重拆除.
座位方面,九巴用Vogelsitze的九巴仔面座位,
城巴版的配Lazzerini紫色碎紋彷皮座位,
兩部樣版車樓梯都不是直梯,
返樸歸真回曲梯的年代,
只是中間幾級樓梯台階變大變平直了.
樓梯底的空間車身設計師以線條點綴,可惜各式各樣的標貼把線條都破壞了.
沒有直梯的大玻璃,但還是弄了一小塊玻璃裝飾
曲樓梯再現九巴
上層車廂
城巴上層車廂是新創建車隊標準設計,籃地板,紫色碎花座位配上黃色扶手.
樓梯前設兩排座位,上層座位椅距充足
樓梯前的屏風,相信同時是車身的支架
上層冷氣槽在樓梯位頂,偷薄防止乘客碰頭
九巴採用Vogelsite九巴仔座位

由於巴士驗車超重關係,
九巴,城巴的樣版車上層車尾的座位都被拆除成了一個空的斜台,
看來富豪在計算車重方面真有努力的空間.
上層車尾拆除了尾排座位後, 設了一個斜台,防止乘客坐,現時的後排座位剩了一些空間.
沒有太平門,上層緊急出口要用緊急手槌打破玻璃
向彩雲出發,很快可以感覺到兩軸B9動力澎湃,
柴灣道上超越其他巴士是輕而易舉的事,
市區起步搶位亦甚為敏捷,
除了歸功車長的技術,
B9靈活的操控及轉向亦功不可沒.
車長也坦承B9短車的動力及操控,
比開三軸巴士要得心應手得多了.
只是以乘坐感來說不知道是否波廂跟引擎的磨合問題,
落斜減速或落斜停車時相當的CHOK.
比起三軸B9,
輕巧如燕的車身帶來的便是稍為跳躍的路面感,
不似以往搭Wright車富豪般平穩舒適,
不過避震感覺還是比Enviro 400為優.
下層亦以全幅玻璃取代太平門
城巴7500下層依舊有太平門,方便乘客緊急逃生
九巴版本不設太平門,只有玻璃緊急出口
比起對手,富豪巴士再次姍姍來遲,
且看今次能否後勁居上,取得更多的訂單了.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Nuffn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