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單層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單層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年8月10日 星期五

新舊交替-港鐵B10M, Enviro400


村屋, 輕鐵及接駁巴士, 構成了這個新界西北的畫面

Northern Countries車身設計的車頭還有車長睇位用的長窗
1995年九廣鐵路引入了十五輛Volvo B10M,
一眨眼十七年光陰過去,
這批巴士也到了屆齡退役的時候,
準備由繼任者Enviro 400取代.
剛好這段新車交接的時候,
兩代的巴士都可以在來往元朗東及流浮山的K65坐到!
兩代的港鐵巴士, B10M與Enviro 200,擔當鐵路接駁的重任
雖然B10M在英國,新加坡可說普遍不過,
但在香港卻一直是個少數民族,
九巴的樣辦雙層B10M及城巴的客車版B10M都老早退出服務,
只剩下這批由九鐵過渡港鐵的B10M尾班車.

當年九鐵引入B10M代替二手的都城嘉慕巴士,
中置引擎的大型巴士配上Northern Countries Paladin車身,
外觀與英國Stagecoach的佈置如出一轍.
披著原九鐵紅藍接駁巴士色彩的#415
由於採用中置引擎,
車廂地台難免較高,
上車門設兩級樓梯才上到車身地台,
Northern Counties車身前門是以雙邊高低梯級的設計,
好處是盡量減少每級樓梯的高度,
卻使車門必須在中間設扶手分隔,
減少了靈活性,                  
在香港巴士中可是較少見的設計.
Volvo B10M的高低梯級式入口
登車後,B10M有全平的走廊,但後半部的座位要上一梯級 
尾排共設六個座位,其他型號巴士少見
這批巴士採用九鐵的綠色內籠主色,
配用綠色絲絨座位,
車廂是大載客量的設計,
前方以單座位為主,
後半部才是2+2座位設計,
以容納更多企位乘客,
而全車座位有40個加上企位48個,
載客量達88人.
1+1座位提供大量企位空間外,亦方便工程人員維修中置的引擎

411正途經屏廈路往元朗市
同樣是B10M與Enviro200,停泊於天水圍西鐵站
B10M曾派走K52,K58,K65,K68等線,
隨著其他型號巴士投入服務,
現時最常見是行走K65線,
而繼任這批B10M的是Alexander Dennis的Enviro400,
城巴的E400同型車十分近似,
主要分別是採用了港鐵的綠色內籠配色,
座位亦與城巴的同款Lazzerini Pratico座位,
只是改用綠色的人造皮物料,
而地板沒有像城巴量產形那樣用兩種顏色,
全車都是深綠色地板.
#141是第二部投入服務的Enviro 400
新車投入服務後便投入K65服務,
B10M並肩行走屏廈路一帶,
為元朗區乘客帶來耳目一新的感受,
在車上常聽到乘客說這是新車,
不過下層座位較少,
要坐位的乘客往往要到樓上才能找到座位.,
E400強渾的加速度,
乘客也偶爾未能適應而站不太穩,
新車也在在將低地台巴士的版圖
帶到了屏廈路與流浮山,
同時顯著提升了路線的運載能力. 
E400的上層車廂, 港鐵的綠色色彩貫徹始終.
與城巴E400一樣的座位 ,乘坐感相當一般
車頂冷氣槽配用波仔出風口
車頭增設報站系統
直樓梯的玻璃上貼上告示,港鐵的告示設計較歸一,看來比九巴及城巴的美觀
#140正途經屏廈路最狹窄的一段彎位,讓低地台巴士服務帶到屏山及流浮山.
相關文章:

2011年9月29日 星期四

九巴Enviro200 -Dennis Dart的後繼者




繼引入Scania K230UB及Volvo B7RLE後,
九巴2011年再引入新的單層巴士車型,
這次新車型是Alexander Dennis Enviro200,
車長比港鐵2008投入服務的E200短,
只有十米四車長,
用來替換屆齡退役的三菱及Dennis Dart.


港鐵Enviro 200車長11.3米,擁有長軸距與靠後的落車門,九巴的Enviro 200中門在正中
新的Enviro 200
主要行走路面環境較特殊的路線例如爬上大帽山荃錦公路的51號,
因此其中七輛e200更配備了手動減速器,
還有如狹窄的屏廈路的53,276及往將軍澳墳場的特別路線14S等,
新車於2011年5月陸續投入服務車隊編號為AAU,
將低地台巴士服務帶到更多偏遠地區.
Enviro200取代了爬山Dart行走途經荃錦公路的51線.
車頭BUMPER伸展至近擋風玻璃高度,由這角度看,車頭添了一份霸氣

Enviro200外觀,車門在中間位置

九龍市區方面,

8A/208路線各掛有一部AAU,

其中8A的一部更是全線唯一一部單層巴士,

由雙層巴士變為單層巴士,載客量減半,

繁忙時間見到它滿座而上不到車,
還真不知道可說是改善服務了~~
車頭燈下面取消了LED小燈設計,以符合香港驗車法例
九巴Enviro200配備的是Cummis ISB225E引擎,
符合歐盟五型排放標準,
亦達到更嚴苛的EEV(Enhanced Environmental Friendly Vehicle)
環保排放標準,
Scania小金雞有別,
巴士需要添加尿素以達到排放標準.
車尾的彎曲大笑設計,與港鐵Enviro200看齊

新車由於採用雙門設計,
減少了車內設座位的實用面積
因此與Scania K230UB(ASB)一樣
只能設座位28個,(另加34個企位),
比起被替換的三菱MK117J及Dennis Dart座位數都要少,
車廂低地台空間較大,
無梯級座位有9個,
算是比長度相若的Scania K230UB(ASB)要好,
只是比起上一代同是低地台的Dennis Dart SLF還是有段距離.



Enviro 200
Scania K230UB
Scania K230UB
Volvo B7RLE
Dennis Dart SLF
車隊編號
AAU
ASB
ASC
AVC
AA61-70
車長
10.4M
10.6M
12M
12M
10.6M
引擎
Cummins
Scania
Scania
Volvo
Cummis
尿素
需要
不需
不需
需要
N/A
載客量
62
68
81
75
65
座位
28
28
36
35
32
企位
34
40
45
40
33
低地台座位
9
5
9
12
15

由上表可見,
如果單以車廂設計及載客量計算,
九巴三款十米半級雙門低地台巴士,
以新巴二手Dennis Dart SLF(AA61-70)座位數及低地台區座位最多,
但10.4M長的E200來說
帶來9個低地台座位的數目亦算不錯了.
前門與輪椅版
車頭有一個直立冷氣出風口再黃色扶手下面,讓企門口的乘客不會太熱嗎?
試搭一下九巴E200,
自然是就近的8A線,(往來黃埔花園與天星碼頭的短途路線).
中午時份的客量不多,兩邊單程都是不足二十人,
AAU的載客量亦是應付裕餘,
相對旁邊密密出車的6號小巴
可見小巴的競爭力是何等強烈.
E200披上了香港電台文化長河的廣告, 只是以它的載客量行走8P有時是頗為吃力.
由上車開始,
E200上車門並非兩片同等寬度,
採用一寬一窄設計,
開單扇門上客時,
亦能方便帶大件物品的乘客登車.
一寬一窄的上車門
與英國版的E200一樣,前軸上的座位與車軸組件結合,
只有座墊,節省車身重量,
車門一邊的車軸組件亦與英國版本看齊,
配備有扶手及兩邊升起設計,
方便乘客置放物品作小型行李架,
可見E200不少細節位置的用心設計,
只是來到香港貼上了'不准放行李物品'的告示.
細心的設計,梯級角位邊緣是圓邊,減少乘客發生意外撞上時的傷害


前軸組件,前後突起,另一邊有扶手,最適合放買完的送菜.一如其他新車, 落車鐘小氣地放在車頂,差點看不到
同樣是Enviro200標準設計,橫置滅火筒及兩張'貼在'組件上的座位
第一排是單丁位,之後都是雙座位
車內輪椅停泊區設在中門前,
另一邊是低地台座位區,
與其他九巴單層低地台車型相若.

輪椅停泊區
與港鐵Enviro200以隔板間隔落車門不同,九巴用茶色玻璃間隔
配上外趟式車門,中門位不設黃線,輪椅停泊區至中門口能容納大量企位乘客
低地台區後望,可見雙色地板設計,低地台區座位有9個
車身後半部要不斷爬上樓梯,通道連上兩級,尾排再上一級

地板以雙色設計,
劃分座位區與通道區,
配用九巴仔花紋Lazzerini Pratico 2840 座位,
但座墊很蒲,乘坐感實在普通.
車身內壁採用白色旁板,與九巴平時的粉紅色旁板不同,
但冷氣槽沿用粉紅色設計,
配上紅色的九巴仔座位,
暖色車廂感覺悅目,也比城巴新車配色討喜.
車上的彎曲扶手與英國版設計類同,
只是醒目的鮮黃色扶手部分有坑紋部分則沒有.
Lazzerini Pratico 2480座位,九巴仔
Cummis引擎225匹的馬力讓巴士有強勁的加速能力,
對於8A這類不斷走走停停的路線,是有點大材小用.
但巴士的逼力似乎不易讓車長適應,
市區停站停燈感覺到車長踩下煞車已經非常應,
即使坐著的乘客也不感舒適.
車長位置後面的夾版藏有落車鐘
轉急彎的時候可以聽見底盤傳來聲音,
但至少沒有出現停車打震等情況,
行車感覺與Dennis Dart是如出一徹的.

在這批新車投入服務後,
相信九巴已經有足夠車隊服務必要使用單層巴士路線,
會否再有新單層投入服務視乎九巴是否

2010年4月22日 星期四

來自非洲的新貴- Volvo B7RLE (MCV車身)


繼引入Scania K230UB大型單層巴士後,
九巴從另一巴士生產商富豪引入大型單層巴士,
這批是40輛配歐盟五型環保引擎的Volvo B7RLE.
雖然來往落馬州及皇崗皇巴士早於2003年引入Volvo B7RLE,
九巴選配的卻是首次在香港出現的埃及MCV車身,可說是新鮮度十足.
MCV建造的車身可說是其貌不揚,
粗壯車身線條配上香檳金色與大車汰,
彷彿一個少林銅人.
這款B7RLE座位35個,加上企位40個,
載客量是75人.
車頭帶有微笑的造型和三支小圓燈.
粗線條的車身設計與大大的車門與車汰
巴士車尾的線條可說頗有改良空間
登車後卻會發現雖然車身設計有不少改進的空間,
但造工與設計水準不錯,
手工亦比年前引進的Scania K230UB 的Caetano好,
73K途經看來有點顛簸的路面,

坐在車內有富豪巴士一貫柔軟的乘坐感,
車身內的零件亦沒有任何撞擊的聲音,
正顯示了這批非洲富豪的優良避震及上乘裝工.

彎曲安裝在司機位上面的各款裝置與冷氣出風口,
讓司機位看來有點擠逼

車廂共有12個座位處於低地台區

車廂採用Vogelsitze玫瑰色座位,據說部分巴士採用了有九巴仔圖案的座位

車廂天花的圓拱型設計,與Wright的Eclipse/Solar車身的設計相當相似,車身後部共有三級樓梯(圖中所見是第二級與尾排的第三級).
▲英國Go Northeast 的一部Scania L94UB(Wright Solar Fusion)的內籠,留意天花的設計.

▲車內望向車頭,車頂的冷氣機體積相當大.

配用大車汰前軸上的座位相當高,對長者來說要爬上去有一定難度.

落車燈與Scania K230UB是同款同樣地小家,前軸上本來是很理想讓乘客置物的空間,不過巴士公司說不准擺放行李.
▲車內的輪椅位.

外趟式車門讓車內實用面積能夠盡用,也是九巴近年的標準配搭.

▲玻璃上的MCV標記.
為了不讓尾排乘客碰頭最後排座位天花被升高,不過配合車身的柱位尾排,感覺是全車最侷促的.


巴士配備的是達到歐盟五型環保標準的富豪D7E引擎,
一貫的富豪雄渾低音與線性加速,
73K的路線雖然沒有多少發揮的空間,
MCV車身出色的隔音加上未受Roadshow污染的車廂,
讓短短十幾分鐘的寧靜旅程成了上佳的享受.
快將駛進邊境禁區的Scania K230UB反向駛來的Volvo B7RLE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Nuffn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