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7日 星期六

再見!九巴三菱MK巴士

北區的270線, 是多年來三菱巴士的忠實支持者,圖中MK117J正停靠上水火車站
八十年代尾,九巴尋找不同的冷氣巴士車源開拓市場,
在單層巴士方面,
來自日本的三菱藉著可靠的產品打動九巴,
1990年至1995年九巴共引入了184台三菱空調巴士,
以當年來說,這批巴士可說是旅遊巴級的服務標準.
三菱MK217J主要的改變是車頭變得流線型,大燈由圓燈改為方燈, 車頂冷氣移到車尾
MK217J只有十五部,往往可在北區的270及上水至天慈的276見到
三菱巴士用來取代亞比安非空調的豪華巴士,
比起九巴由另一日本車廠豐田引入的Coaster中巴,
三菱巴士是大型巴士的規格,
舒適程度及空間感都大大提高,
因此獲得九巴的青睞,
其中1990-1993年引入168台MK117J,
1995年引入15台MK217J及最後的一台地台較低的MK218J,
只是MK218J因意外提前退役,
而它亦沒有為三菱帶來更多訂單.
203是三菱巴士服役22年來從一而終的路線,局面到了2012年才被入替的新巴士打破.這天FG8064來到了東京街總站.
三菱巴士的控制台彷如私家車,操控輕便,當年是女車長掛牌的不二之選.
記得當年踏上三菱巴士,
便彷似搭上去旅行坐的旅遊巴,
高高的地台,讓全車乘客都有開揚的視野,
處處流露濃濃的東洋味道內籠,
車廂座位全部是高背格仔紋座位,
(後座椅皮改為粉紅色人造皮)
粉紅包包膠的扶手,
(後改為不銹鋼凹凸紋扶手)
及柔和暗暗的燈光,
加上凌厲的加速力,
車上播著香港電台的節目,
在在與平時的其他普通巴士車型是截然不同的乘坐感.
三菱巴士地台較高,車內有兩級梯級.車門開關方式也是別具一格

三菱巴士的內籠,當年格仔布座位已被九巴標準粉紅色人造皮取代.冷氣槽仿如在車頂吊下,讓車窗更高,視野更寬.
三菱巴士尾部太平門位置是留空不設座位,因此尾排座位特別寬闊.
時至2012年,踏上54號的三菱巴士,
沒有被鎖車速的引擎,馳騁在鄉郊公路上的快感,
沒有被Roadshow垃圾節目污染的車廂,
依舊教乘客有豁然開朗的快感.
滿座指示燈在三菱新車時還是一樣新事物,同期投入服務的雙層巴士還是用紅色滿座鐵牌.
三菱巴士除了替代亞比安非空調豪華巴士行走
豪華巴士線203 208外,
也是九巴得以把服務網絡拓展到不少新落成的屋苑及地區的得力助手,
211,212,238M,270,273,273A,278K,298,299等等的2字頭空調豪華路線都曾以三菱掛帥,
讓乘客享有煥然一新的服務感覺.
憑著靈活的特性,三菱把九巴版圖帶到每個角落,275R開到大埔與北區交接的新娘潭.
另一方面,九巴也讓三菱巴士派到既有路線增加空調服務,
例如2,64K,三菱便與雙層普通巴士混合行走.
隨著新開的2字頭路線乘客量漸長,
三菱巴士45人的載客量顯得相當吃力,
而單門,通道狹窄,高地台的三菱巴士明顯不太適應乘客大上大落的路線,
1995年開始,隨著大量十米巨龍(ADS)投入服務,
部份路線的三菱巴士便漸被巨龍取代,
提升載客量,
於是三菱漸漸淡出了212,273A,299等路線.
53由於屏廈路路面限制,自BL退役後,三菱便是唯一派走車型,直至2011年位置才被E200取代.
通宵巴士也曾是三菱活躍的舞台,兩部三菱正在美孚總站等候下一個N237車程

三菱巴士用搞牌,牌廂後有觀景窗,讓車長看到車前展示的目的地與號碼
三菱巴士並沒有因此而閒著,
其短小靈活的車身及高地台的格局卻非常適合行走鄉郊路線,
九巴將空調服務藉著三菱帶到北區邊境禁區三寶線(73K,78K,79K),
元朗鄉郊的53,54,77K等線,
成為了這些路線上勝利二型的接班人.
剛由打鼓嶺開抵石湖墟的一部三菱巴士
三菱讓冷氣巴士服務帶到新界鄉郊,在錦田一帶不難找到他們

踏入二千年代,巴士公司受到車隊配額限制,
加上部份巴士線乘客量上升,
巴士公司傾向以較大型巴士行走善用配額,
九巴車隊內一百八十多部的三菱顯得太多,
發生意外撞毀的三菱巴士便直接退役.

2003年尾開始,頭批三菱巴士,以僅十三年車齡退出服務.
三菱巴士雖然慢慢在我們的視線中淡出,
但始終有一部份路線只有三菱短小精幹的車身方能勝任,
例如又一村的203,春秋兩祭往將軍澳墳場的特別線14S,
屏廈路路面限制的53,276等…
其中的203,276更是以三菱掛帥長達十五年以上的路線,
這局面直至接班者Scania K230UB及Enviro 200在2010年後陸續投入服務才有改變,
也因此在青黃交接的2010年左右,
部份三菱更被續命行走達十八年才退役.
因屏廈路路面限制,在E200投入服務前,由1993年開辦到2011年,十八年來三菱都是276的唯一車種.
MK117J漸次退役加上E200取代三菱在276的位置,於是三菱MK217J轉投了54線
新舊交接, Scania K230UB的出現,讓三菱巴士不再是唯一能勝任特別路段的車型.
2011年內所有三菱MK117J已經九巴車隊,
現在九巴只剩下十部三菱MK217J行走錦田的77K,54及九龍市區的203,208線,
由於新單層巴士已能勝任三菱服務的路線,
剩下的巴士將不獲續牌至十八年,
相信3月底前九巴三菱巴士便會在203線謝幕,
完成這東瀛廠牌在九巴車隊22年的歷史.

2012年2月5日 星期日

不吐不快-42C熱狗最後一夜


隨著九巴年內車隊全部轉為空調化的日子漸近,
以非空調巴士(熱狗)營運的路線及班次都已經買少見少.

其中往來藍田地鐵站及青衣(長亨村)42C路線,
也於2012年2月6日轉為全空調巴士服務,
42C線途經觀塘道後上龍翔道,呈祥道這條橫誇九龍半山腰的快速公路,
可以打開車窗迎著涼風遠晀港九市區美景,
在大窩口外邊掠過後上青衣北橋往青衣島,
再繞青衣各大小屋村前往山上的長亨村,
攀山過海,可說是理想的遊河路線,
能完全體驗巴士的性能….


由於星期日不派出熱狗巴士行走42C
2月4日(星期六)便是42C熱狗最後一天服務的日子.
是日九巴除了GK9141外,
也派出了披上宣明會廣告的GA5505,
可惜這最後一程熱狗42C卻沒有為大眾留下最美一夜的回憶.

晚上六時多,
正當一眾巴士愛好者在長亨總站引頸盼待這歷史上最後一班的熱狗42C開往藍田地鐵站,
執行此班次的GK9141卻在返回車站休息十幾分鐘後
莫名其妙地被指示逕自前往長安村載客往藍田,
讓車站數十名希望歷史時刻的乘客希望落空,
留下一個又一個的疑團,真相只有當日站長才清楚了.

致九巴長亨村站長劉振偉先生:
我相信閣下身為站長,必定經過貴公司的專業訓練,
知道合理安排車務及照顧乘客的需要的重要性.
只是    閣下當日的安排實在讓太多巴士愛好者留下滿腹的疑問,
甚至有傳言表示這是由於   閣下是為了個人恩怨,
不希望成人之美特意讓大家撲個空,
這樣的指控倘若有誤,實在對   閣下是不公平的冤枉,
但一眾愛好這看到的表面事實又實在難以理解閣下何以有如斯
的車務決定:
1.   當日GK9141由藍田站開出時間17:20,抵達長亨時間為18:25,正常行車時間,不存在過鐘追時間的問題
2.   當日42C來往所途經道路交通情況正常,並無因交通阻塞導致巴士班次延誤.
3.   當日前後車均於正常時間完成車程,不存在班次調整需要.
4.   GK9141返回長亨曾放出:暫停服務牌但立即遭收回直至空車離開長亨站,就更是可疑,為什麼要收回暫停服務牌呢?
事實上站長   閣下不可能不知道當日長亨站的幾十人是專誠等待歷
史上最後一班42C熱狗班次的乘客,
到底為何要大費周章讓其不在總站載客,
以致引起掀然大波,真是讓人費解~~

42C乘客謹啟


剩下的幾個月,
熱狗將會與我們一一告別,
相信會有更多巴士愛好者與市民希望見證歷史時刻,
期望九巴能像當年70最後一天般,

2012年1月22日 星期日

[巴士書]香港巴士回顧2011



香港巴士回顧2011香港巴士年鑑2012幾乎同時在書店登場,
難免讓大家有所比較.
今年巴士回顧封面是攀上了大帽山的E200單層九巴,
顏色配以紫色做底色,比去年封面悅目.


巴士回顧的附錄,繼續有巴士路線表及舊車除牌新車領牌表.,
(年鑑只有舊車除牌及新車領牌表)
編者龔嘉豪先生致力在平衡各方面的取材,
無論是路線發展車型落地,熱狗引退, 皇巴士,愉景灣巴士,非專利巴士新車,全車身廣告圖集都一一涵蓋,
而最精彩的亮點文章,
包括九巴利蘭冷馬(AL)及熱蘭(S3BL)的詳盡回顧,
告別熱狗巴士等等,
另外還有Wright 雙子星雙層巴士車身十週年,
外地巴士則有新加坡巴士,
這些都是與巴士年鑑所不同的取材.
至於與巴士年鑑大家都有提及的GPS報站技術發展,城巴Scania 8900,澳門巴士八月變天, Enviro200新車等
可說是各有千秋,各有所長了.

巴士回顧今年也加入業內人士的專訪, 訪問前九巴訓練學校校長.
至於排版可以看到巴士回顧是做得一年比一年好,
改善了去年圖片說明與圖片分開的問題外,
今年繼續有用地圖配上圖片解說新開闢路線,
另外還有四大版一線一圖模式記錄各熱狗線轉冷氣的日子,
可說頗有創意!
今年的印刷質素及排版都很出色
只是書本的印刷味相當濃烈
確實提醒大家新鮮出爐印好!
文章預覽:

目錄:
目錄:
-  2011年巴士事件及精選廣告集
-  2011年旅遊巴巡禮
-  2011年香港巴士巡禮
-  上環地鐵站的巴士代服務
-  城巴Scania新巴士
-  九巴新單層巴士勇闖大帽山
-  新巴士、新能源
-  九巴最後的「利蘭」巴士
-  澳門巴士新時代
-  Wright「雙子星」車身十週年
-  電子乘客資訊的演變
-  前九巴車長訓練學校校長 - 黃國明先生專訪
-  大家齊向「熱狗巴士」say goodbye
-  新加坡的德國巴士新勢力
-  2011英國巴士大集會精華
-  中型巴士絕跡大嶼山巴士
-  愉景灣及皇巴士新「猛獅」巴士
-  2011新車車隊列表
-  2011退役車輛列表
-  2011路線情報列表


<香港巴士回顧2011>
書號:ISBN978-988-18937-8-9
編著: 龔嘉豪
出版社: 尚線出版
售價:HKD200


2012年1月18日 星期三

[巴士書]香港巴士年鑑2012


農曆新年又是新一本巴士年鑑出版的時候了,
今年陳自瑜先生的香港巴士年鑑2012,
封面來了個轉變,
不再是新車抵港落船相片,
而是一張仰視角度車頭攝城巴E400服務260的圖片,
看上去真有點奇怪.

今年年鑑取材平衡也做得十分理想,
整體而言新車,舊車,路線發展,技術,業內管理層訪問全都有
文章一貫的精彩,
陳生的書一向前瞻地關注新能源應用在巴士上,
今次就有專文介紹年內來港試車的深圳公交比亞迪K9電動巴士及日本混能巴士的新發展.

介紹新車的文章自然有南區大放異彩的城巴量產型Enviro400,九巴
Enviro200爬上大帽山等等;

舊車回顧主要有三菱MK117,丹尼士第一代雙層巴士
較特別是一篇由過境巴士車長所寫的”誇境巴士車長生涯”提供了另一個業內角度去看過境巴士,
這篇也出現了八十年代初粵港巴士利蘭單層過境巴的珍貴圖片;

與往年一樣書內總有一篇業內管理層的專訪,
今年是冠忠巴士集團主席黃良柏先生,
講述冠忠十幾年來在國內及過境路線的發展,
字裏行間也流露了冠忠最後似乎是黯然落台,
離開國內城市公交業務的無奈;

今年年鑑的亮點是城巴GPS的發展過程,
長達十幾頁配上大量圖片,
深入淺出之餘亦應用了外國例子作參考,
讓讀者對巴士GPS發展應用有深入的認識,
看到了城巴對發展GPS的執著及當中遇到的種種困難,
而作者對政府運輸政策的批評更是一針見血.

收尾的一篇是關於澳門巴士,由陳生親自執筆,
講述年內澳門新巴士運作的轉變與車型的變化,
雖然作者所言”來自內地的海格宇通是無法與世界遺產城市(澳門)相輔相承的聽來似乎十分突兀”
不過大量國產低配巴士取代往日的日本歐洲低地台巴士.
卻實教人有新不如舊的感覺/

可能作者收到了去年讀者的意見.
今年的巴士年鑑所有題材都與巴士有關.
較為失望是年內退役熱狗巴士還有如66全冷等大事都沒有提及.
而年內巴士路線表也如去年沒印出,.
大致來說今年年鑑文章質素比去年是做得更好.
圖片的質素參差的問題也有了改善,
年鑑有較多歷史圖片,
例如爬山M仔@51號, 亞比安行51號等,
各式半駕駛倉巴士走紅隧路線等,
但近年的圖片就不及巴士回顧
其中一篇文章更是三張相片都是同一地點相同角度拍攝,
感覺欠了點誠意了.

 
香港巴士年鑑2012
書號ISBN: 978-962-920-039-8
編著:陳自瑜
出版社:北嶺國際
售價:HKD220
今年年宵會有得賣
另一本巴士書:
香港巴士經典系列-平治O305/O405巴士
香港巴士回顧2011

2011年9月29日 星期四

九巴Enviro200 -Dennis Dart的後繼者




繼引入Scania K230UB及Volvo B7RLE後,
九巴2011年再引入新的單層巴士車型,
這次新車型是Alexander Dennis Enviro200,
車長比港鐵2008投入服務的E200短,
只有十米四車長,
用來替換屆齡退役的三菱及Dennis Dart.


港鐵Enviro 200車長11.3米,擁有長軸距與靠後的落車門,九巴的Enviro 200中門在正中
新的Enviro 200
主要行走路面環境較特殊的路線例如爬上大帽山荃錦公路的51號,
因此其中七輛e200更配備了手動減速器,
還有如狹窄的屏廈路的53,276及往將軍澳墳場的特別路線14S等,
新車於2011年5月陸續投入服務車隊編號為AAU,
將低地台巴士服務帶到更多偏遠地區.
Enviro200取代了爬山Dart行走途經荃錦公路的51線.
車頭BUMPER伸展至近擋風玻璃高度,由這角度看,車頭添了一份霸氣

Enviro200外觀,車門在中間位置

九龍市區方面,

8A/208路線各掛有一部AAU,

其中8A的一部更是全線唯一一部單層巴士,

由雙層巴士變為單層巴士,載客量減半,

繁忙時間見到它滿座而上不到車,
還真不知道可說是改善服務了~~
車頭燈下面取消了LED小燈設計,以符合香港驗車法例
九巴Enviro200配備的是Cummis ISB225E引擎,
符合歐盟五型排放標準,
亦達到更嚴苛的EEV(Enhanced Environmental Friendly Vehicle)
環保排放標準,
Scania小金雞有別,
巴士需要添加尿素以達到排放標準.
車尾的彎曲大笑設計,與港鐵Enviro200看齊

新車由於採用雙門設計,
減少了車內設座位的實用面積
因此與Scania K230UB(ASB)一樣
只能設座位28個,(另加34個企位),
比起被替換的三菱MK117J及Dennis Dart座位數都要少,
車廂低地台空間較大,
無梯級座位有9個,
算是比長度相若的Scania K230UB(ASB)要好,
只是比起上一代同是低地台的Dennis Dart SLF還是有段距離.



Enviro 200
Scania K230UB
Scania K230UB
Volvo B7RLE
Dennis Dart SLF
車隊編號
AAU
ASB
ASC
AVC
AA61-70
車長
10.4M
10.6M
12M
12M
10.6M
引擎
Cummins
Scania
Scania
Volvo
Cummis
尿素
需要
不需
不需
需要
N/A
載客量
62
68
81
75
65
座位
28
28
36
35
32
企位
34
40
45
40
33
低地台座位
9
5
9
12
15

由上表可見,
如果單以車廂設計及載客量計算,
九巴三款十米半級雙門低地台巴士,
以新巴二手Dennis Dart SLF(AA61-70)座位數及低地台區座位最多,
但10.4M長的E200來說
帶來9個低地台座位的數目亦算不錯了.
前門與輪椅版
車頭有一個直立冷氣出風口再黃色扶手下面,讓企門口的乘客不會太熱嗎?
試搭一下九巴E200,
自然是就近的8A線,(往來黃埔花園與天星碼頭的短途路線).
中午時份的客量不多,兩邊單程都是不足二十人,
AAU的載客量亦是應付裕餘,
相對旁邊密密出車的6號小巴
可見小巴的競爭力是何等強烈.
E200披上了香港電台文化長河的廣告, 只是以它的載客量行走8P有時是頗為吃力.
由上車開始,
E200上車門並非兩片同等寬度,
採用一寬一窄設計,
開單扇門上客時,
亦能方便帶大件物品的乘客登車.
一寬一窄的上車門
與英國版的E200一樣,前軸上的座位與車軸組件結合,
只有座墊,節省車身重量,
車門一邊的車軸組件亦與英國版本看齊,
配備有扶手及兩邊升起設計,
方便乘客置放物品作小型行李架,
可見E200不少細節位置的用心設計,
只是來到香港貼上了'不准放行李物品'的告示.
細心的設計,梯級角位邊緣是圓邊,減少乘客發生意外撞上時的傷害


前軸組件,前後突起,另一邊有扶手,最適合放買完的送菜.一如其他新車, 落車鐘小氣地放在車頂,差點看不到
同樣是Enviro200標準設計,橫置滅火筒及兩張'貼在'組件上的座位
第一排是單丁位,之後都是雙座位
車內輪椅停泊區設在中門前,
另一邊是低地台座位區,
與其他九巴單層低地台車型相若.

輪椅停泊區
與港鐵Enviro200以隔板間隔落車門不同,九巴用茶色玻璃間隔
配上外趟式車門,中門位不設黃線,輪椅停泊區至中門口能容納大量企位乘客
低地台區後望,可見雙色地板設計,低地台區座位有9個
車身後半部要不斷爬上樓梯,通道連上兩級,尾排再上一級

地板以雙色設計,
劃分座位區與通道區,
配用九巴仔花紋Lazzerini Pratico 2840 座位,
但座墊很蒲,乘坐感實在普通.
車身內壁採用白色旁板,與九巴平時的粉紅色旁板不同,
但冷氣槽沿用粉紅色設計,
配上紅色的九巴仔座位,
暖色車廂感覺悅目,也比城巴新車配色討喜.
車上的彎曲扶手與英國版設計類同,
只是醒目的鮮黃色扶手部分有坑紋部分則沒有.
Lazzerini Pratico 2480座位,九巴仔
Cummis引擎225匹的馬力讓巴士有強勁的加速能力,
對於8A這類不斷走走停停的路線,是有點大材小用.
但巴士的逼力似乎不易讓車長適應,
市區停站停燈感覺到車長踩下煞車已經非常應,
即使坐著的乘客也不感舒適.
車長位置後面的夾版藏有落車鐘
轉急彎的時候可以聽見底盤傳來聲音,
但至少沒有出現停車打震等情況,
行車感覺與Dennis Dart是如出一徹的.

在這批新車投入服務後,
相信九巴已經有足夠車隊服務必要使用單層巴士路線,
會否再有新單層投入服務視乎九巴是否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Nuffnang